这个假期,我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暑期学习。虽说期间曾经经历过不顺利,学业压力也曾一度令我感到窒息,但是最终可以说收获颇丰,意义非凡。
一开始面临选择项目的时候,由于时间冲突我无缘六周的项目,只好退而求其次选择三周时间。但是在得到选课清单时我发现大部分的课程都是学习英语第二语言,训练英语水平的。但考虑到我以后打算学习商科,而伯克利的哈斯商学院正是一所全美排名数一数二的顶尖商学院,我毅然选择了一门总共三学分的商学院课程:竞争战略(competitive strategy)。
来到美国后,我发现我选的课并不简单。老师在课前就发邮件告知所有学生关于此门课的难度以及即将花费的精力:往年每次都有人不及格,并且要求进行大量的阅读与研究。“如果你想过一个舒服的暑假,你现在就可以退换课了”老师在邮件里如此说道。我们宿舍一共六人,其中三人报了这个课,但是有一个舍友提前收到了这封邮件并且早已把课换掉了,只剩下我和另一个舍友还在坚持。
一天过后,经过和舍友的交流,我们发现这门课的难度确实远远高于其他英语课程,并且作业量也几倍于其他课。此时另一个舍友也觉得课业压力太大,决定换课。自此,只剩下我在这门“硬核”的课上支撑着。每天数十页的阅读材料,预习任务以及课后作业让我不得不每天在图书馆一待就是一下午,并且学到一两点钟才能睡觉。加之其他课程每周有三天时间没课,而我这门课只有周六日是正常休息,我在伯克利的学习时间远远超过了其他同为三周项目的同学。
好处自然是有的。哈斯商学院,世界一流的老牌商学院,果真是名副其实。教授的讲解非常生动,有大框架也有细枝,配合着基本每天都有的实际例子使得讲课内容更加易懂。同时,最让我感到惊讶的是教授对课堂提问的鼓励和回应。在课上,教授鼓励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同学可以在任意时刻举手表达自己的疑惑,或者发表自己的看法,甚至分享自己记忆中与之相关的知识和例子。而教授则会随时对问题进行解答。作为一名在世界一流的商学院任职的教授,我们的老师有着极强的专业素养,往往能够几句话或者通过一个例子清楚的解决我们的问题并带给我们新的启发。
这三周的时光对我和对我的朋友们来说是不一样的。我的朋友们时间很充裕,他们可以在城市周围,甚至前往其他城市去体验美国的生活,欣赏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在这期间他们收获了快乐和放松。但是我却将工作日的时间完全奉献给了课堂,甚至由于作业的缘故,我连周日都不能放松。但是在这期间,我学到了大量的知识,接触到了专业之外的领域,体验了世界一流商学院的教育方法,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和收获呢?至于这两种收获孰优孰略,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当然,就算是面临着如此大的学业压力,我也没有放弃在城市周边游玩的计划。在两个周末中,我分别去了中央广场,金门大桥等地标性建筑。这期间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景色如何或者天气如何,而是美国人民的热情。在我的感觉里,美国人的热情是深入骨子里的。买东西时,办理业务时,甚至连等红绿灯时,两个陌生人都可以毫无障碍的聊起来。还记得我在金门大桥的时候,独自一人走在桥上,手机还剩下10%的电,但是我没有带充电宝。为了保证联系,我只能查看纸质地图来寻找回家的路。正当我愁眉苦脸寻找公交站的时候,从身旁路过一个正在骑行的美国人,看到我后他毫不犹豫的停了下来:“朋友你遇到什么麻烦了吗?有没有我可以帮你的?”听说了我的困难后他二话不说下了车,一路把我领到了公交站,甚至还告诉了我该坐到哪一站。在我看来,在这样一个国家里,就算原本不那么热情的人也会被逐渐熏陶的变得乐于助人起来吧。
三周时间,虽然经历过生活上的不适应,每天学习到深夜也令我苦不堪言,但是最终结果还是令我感到满意的。
在这三周期间,我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为中国学生争了光。三周里,我一直坐在教室第一排,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多次提出被老师所称赞的问题,最终我的课堂参与成绩被教授评为了满分。同时两次独立作业我均拿到了8分以上的成绩,甚至第一次作业我超常发挥拿到了8.8分,在全班同学中名列第一。之后我认真复习,并在期末考试中拿到了优异的成绩,虽然教授并未给出具体成绩,但是根据计算我的考试成绩裸分至少为87分。整体成绩,即成绩单上所显示的成绩为A,GPA4.0 。当收到成绩的那一刻,我虽然并不意外但是却仍然激动的不能自已。
这三周,我从零开始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商学,并在一群已经在此专业学习超过两年的同学们中脱颖而出。这对于一个计算机学院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同时,在哈斯商学院的学业压力以及课程难度的双重夹击下,我仍然能够在课堂上做到最好,拿到了或许是整个班唯一一个A的成绩。甚至在课堂结束后,教授在总结整个课程的时候还对我称赞有加,并在之后的邮件交流中承诺可以给我写一封推荐信。这让我对我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有了充分的自信,而这大概是这次伯克利暑校留给我的最好的礼物了吧。
现在想起来,在美国的这三周就像是一场梦。我好像真的成为了一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就读的学生,每天奔波在宿舍,教室和图书馆,为了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奋斗。但是梦醒后发现自己距离成功申请美国大学还有着很遥远的距离,真正进入哈斯商学院就读的难度也令我望而却步。但是在美国的这一场梦留给我的不只有知识,还有一种信念。正如哈斯商学院的院训所提及的三个关键词:Question& Confident& Beyond. 要勇于提出问题,要对自己的观点持有信心,要超越自己。虽然我可能没有那么好的成绩可以支持我前往哈斯正式就读,但是这些理念会一直存在于我的心中。正如我的教授在最后结课时所说:课程虽然只有三周,但是课程永远不会结束。这才是我真正应该学到的东西,也是教授在这三周内希望传授给我们的超越课堂知识的知识。
若问及是否后悔选了这门课,放弃了三周大部分的娱乐时光而全身心投入到了学习上,我的答案是不后悔。诚然,没有充分领略美国的风土人情是一种遗憾,但是考虑到我之后准备赴美留学,这些遗憾都是可以弥补的。而在这期间我学到了更宝贵的东西,这是以后的我所不能弥补的。毕竟这可能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在哈斯商学院就读的机会,而我则有幸抓住了它。